
白云诞(农历七月二十四)
发布时间:2005-11-10
信息来源:
浏览量: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七月二十四为郑仙诞,又称白云诞。旧俗人们在二十四晚登上白云山郑仙岩。相传在秦朝时,白云山脚有一名方士郑安期在此行医济世。为治顽疾,到悬崖峭壁上采得“九节菖蒲”。他因不愿为秦始皇采药而投崖,崖下升起白云化为白鹤,把安期托起飘然而去。后村民顺其足迹找到九节菖蒲,治好了流行病。为纪念郑安期,人们便把他坠崖的地方称郑仙岩,把他飞升之日七月二十四定为郑仙诞。据《二山合志》记载:到这一天,“游人千百为群,茶亭酒馆隘塞山中”,“香烟载道,裙履满山,而萧冈、塘下诸乡,画龙虎之旗,载犀兕之鼓,千百人香案在前,乘马在后,按彩色以相随,舁仙舆而疾走。丝竹之声与溪声竞作;沉檀之烟与云烟并凑”。成为一个盛会。
后人每逢七月二十四,便登山致祭,并往涧中沐浴,以期霞举。后发展为诞前一天就已上山露宿,因传说中的九节菖蒲是“合则见,不合则隐”的,大概人们都想以虔诚耐心来获得这一仙草。
此俗一直到建国后仍存,“文化大革命”时中断,但80年代复有人于此晚上山。如1983年的白云诞那天,据有关部门统计,登山者达13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