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云山 > 白云索道

不断探索完善管理机制,确保索道安全运行无误

发布时间:2008-10-31 信息来源:
浏览量: 浏览字号:

不断探索完善管理机制,确保索道安全运行无误

——广州市白云山三台岭游览区管理处 欧成就、李国荣、区巧珍

摘要:本文发表于国家《索道安全》2008第3期杂志,就白云山索道在安全管理和营运中,介绍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严谨的态度细致的工作认真实行落实制度、落实责任、落实坚持做好设备日常保养和维护管理工作。同时致力于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完善工作和持续发展,面对先进的进口设备如何结合我们的实际改进和零部件国产化,敢于创新思维、勇于探索,根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为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进行不懈的努力,真正做到了长达4年时间的正点连续安全营运。   

    “安全第一,效益为本,持续发展”,这是广州市白云山索道永恒的宗旨。索道安全零事故是安全工作的目标,我们深刻意识到索道设备不同于一般的工厂设备。工厂设备出现故障时,对排除故障的时间没有过高的要求,今天干不完可以放到明天再干,虽然会给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但造成的影响一般不会太大。而索道则不同,因为线路上有游客滞留,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判断和排除故障。如不能及时排除故障,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将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作为索道管理人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要确保设备运行安全是一项复杂而又艰辛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如何保证索道设备的安全运行,全国各索道企业都已建立起自己的设备使用管理方法、标准和制度;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在用索道特别是设备的使用管理,也就是设备的维护检修管理工作。按照设备的状态和维修的时机,又可以将维修方式分为故障前维修和故障后维修;按照维修的性质不同,故障前维修还分为预防维修(定期维修)和预知维修。

    我们白云山索道改造后的设备正常运营了四年(2004年9月-2008年8月),在日常的维护保养基础上,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经验教训,在一些常规的保护装置和管理措施以及管理设计上进行更人性化的改进。在这里,我们就结合白云山索道的安全运营经验的收集,特别是在预防维修和预知维修方面抛砖引玉,供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一、事后维修,就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维护检修,也是我们不想面对的被动维修。虽然设备故障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也不可能采用100%的预防维修来代替。如防撞系统的接近开关、支架停机故障、传动部件轴承损坏等等,随着索道维护维修力度的提高,这种情况也将会越来越少。

    二、故障前维修,也是预防维修。是以设备运行工作时间的长短及感测数据为依据的维修。它的定期计划维修,是根据索道设备的《操作手册》规定的维修保养内容,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如设备的每天检查、半月检、月检、季检、半年检、年检的检查等内容,去进行逐一落实。同时我们根据自己不断积累的经验,去增加相应的预防维修内容。例如:1.站内推车系统,对轴承座的轴承,要求在轴向窜动和径向窜动在1mm以上就必须进行更换轴承座的轴承,不能出现异响或过热卡死的现象才去维修或更换部件。2.站内推车系统的V型皮带,我们要求在半月检和月检中逐条检查V型带的张紧力。如果张紧力达不到要求,马上提升增设的皮带张紧轮装置来达到规定的张紧力。同时检查V型齿形皮带的磨损状况,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更换皮带,这样就不至于会出现皮带断裂或过松,造成索道停机。特别是针对元旦、春节、五一、国庆、重阳节等大节假日,我们根据节日期间可能面临的长时间、高速度、大负荷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设备检查维护内容。预防维修可以有效地防止和缓减设备部件性能的降低和故障发生的概率。对于索道运行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预知维修,是以设备诊断技术为基础,结合设备故障的历史和现状,参考设备运行情况,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分析。从而查明并分析出设备内部情况、故障和异常反应,预测隐患的发展趋势,提出防范措施和治理对策,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1.利用先进的红外线测温器对工作时发热和运转部位的设备做早期的预期监控,防止设备损坏和造成危害。红外线测温器具有准确、稳定、可靠等优点,并可以从远距离和非接触方式对运行转动中的设备进行监测,我们结合本索道设备详细地编制出需进行早期预测监控运行中的轴承以及发热设备。如主电机、主电机风机、可控硅散热风机等轴承,对隔音房温度,减速机箱体温度、减速机数字显示温度、液压站电磁阀温度等都做好记录。对主电机的电流电压,站房控制柜的充电器电流、电压充电指示状态,客厢电池电压的使用情况,每天都定时监控记录。对抱索器、客厢吊臂、驱动轮、迂回轮、液压张紧系统都作详细运作记录,并落实检查人签名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定期巡查检测记录表,并分类分析排查,有效地从中发现设备故障的苗头,及时排除隐患,确保索道设备的正常运转率,做到安全无隐患。

    2.增设下站绳距水平扩张轮。我们的索道上站房为主驱动站,驱动轮直径为4.8米,绳距由左右各一组水平扩张导向轮与垂直深槽轮组把索距扩张到5.2米的要求,上站房站口的索距同为5.2米。沿线支架共有9个,索距从上至下依次扩索为5.2米--5.6米--6.1米--5.6米后又变回下站房口索距的5.2米。下站房为迂回站,迂回轮直径为5.2米,因迂回轮直径与脱挂结轨道索距一致,所以原设备没有配置水平扩张轮组。经过使用2年,从迂回轮检查资料发现,迂回轮的轮衬磨损量在不断增大。《操作手册》规定,最大允许磨损量Vmax=5mm。最大允许槽深为Rmax=24mm。如果轮衬的磨损量达到了允许的最大值,就必须更换迂回轮的轮衬。我们根据资料的数据进行分析,当轮衬磨损到一定程度时,索距就会不断缩小,势必会造成主取力轮轮衬的内侧磨损及抱索器的外钳口备受侧压力,影响抱索器脱挂结的正确啮合,加速抱索器的综合磨损并产生一系列的恶果,因此这段钢丝绳的索距准确与否是非常重要的。经过预测隐患的发展趋势,同时提出防范措施和治理对策,我们决定在迂回轮和脱挂结轨之间的预留位置增加一套水平扩张导向轮装置来解决问题。通过自行制作和安装可调节水平导向轮轮系的几何角度和高低,满足轮组与钢丝绳的方向和尺寸,确保脱挂结轨的啮合索距要求。经过不懈的努力,从2007年12月安装完毕到现在经过大半年的运行,使用效果很好。

    3.增加皮带的张紧装置。站内轮胎输送机的齿形三角皮带,使用后不断伸长,导致张紧力减少,容易出现打滑现象。而根据《操作手册》要求轮胎输送机是整体联动调整皮带的,因此移位过大会造成站内车厢防撞系统紊乱,出现车厢在站内拥挤碰撞。同时如果出现运行过程中的皮带故障,需要停机进行调整时,也极不方便,会让游客停留在空中。经过分析,可采用预防维修方法解决,所以我们自行设计、制作、安装了皮带张紧装置,在不移动皮带传动轮的前提下,随时可以单条皮带调整,并可在运转中灵活地调整每条皮带的张紧力,既使用方便,又省时省力。经过三年多的使用,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结合具体的轮胎输送机位置,合理确定安装下压轮或提升轮装置。同时我们还经过不断的探索,发现整套设备的皮带不在一条纵向平行直线上运行,所产生的拉力角度不同,而且轮胎樑的安装槽的端面是毛坯面,没有去毛刺,在热镀锌后,表面的毛刺挂结了较多的凹凸不平的锌层,当安装皮带轴承座后,影响了轴承座端面的接触,同时槽的虚位较大,在安装时容易产生皮带轮平行度和垂直度的偏差,出现皮带侧磨损较大的现象。根据上述问题,我们自行制作了螺杆张紧定位工具,调整时先使用螺杆张紧定位工具把皮带张紧后再定好皮带轮的垂直度和纵向直线,最后才紧固螺栓。这样就轻易地校准了两个基准数,避免了皮带的侧磨损,提高了皮带的使用寿命,达到预知维修的效果。

    通过这几年对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我们也经历了对设备的事后维修、故障前维修、预知维修的各个阶段。现在我们把设备重点放在预知维修的管理,利用先进的仪器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分阶段地、实时地记录资料,以便在维护保养设备时参照对比,为维修人员提供故障信息及排除故障的指导功能。从而采取相应维护措施,能准确和及时地实现设备状态预知维修,使设备更有效率地发挥作用,也是我们希望达到“安全第一,效益为本,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索道设备运行环境和运行工况的复杂多变,还有很多仍未知晓的范畴,等待我们去不断探索发现。所以我们愿以这方面经验和教训向兄弟索道单位请教和学习交流,以提高我们的管理专业知识,我们将继续以科学的发展观,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不断改善和完善管理制度和理念,不断积累经验,共同为索道事业发展而努力。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